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48章 保障

进入1650年代的华夏帝国发展全面提速,本土的工业化升级换代开始加快,在旅顺、宽甸、铁山、济州岛等老根据地蒸汽机带动的生产线已经迭代了三次以上,生产效率大大提高,是最初的百倍、千倍甚至更多!钢铁煤炭冶炼已经进入了转炉生产线,一次冶炼钢水可达到几十吨接近一百吨,是是以前的上百倍还多,而且还在提高,这片老根据地在经过鞍山、本溪等铁矿的开发后,钢铁制品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居全国之冠,铁轨、火车头、火车车厢生产都是华夏质量最好的,各种蒸汽机也是型号最全的,其他根据地的钢铁复合体产业都是以这里的人员、技术为基础才建立起来的,而旅顺基地成了全国最大的制造业基地,火车头、车厢、蒸汽机、内燃机、螺旋桨推进系统的生产能力居华夏帝国的首位,造船厂的订单都排到了三年以后了!

借助于这里发达的铁路运输网,广宁、辽阳、沈阳、三江、锦州、归化、奴尔干的钢铁煤炭产业集群发展迅猛,制造业发展水平是全华夏之首,没有之一!就连台北也比不上这里,因为这里有无可比拟的优势,就是可以大规模的建设铁路网、公路网、造船厂。而机器设备的采购量远远大于台湾岛,虽然台北到基隆的铁路也建成了,但是里程却只有北部大通道的几十分之一不到,而且北部大通道铁路网还会继续增加里程,需求量更是百倍、千倍的增长,沿线的伊尔库斯克、库伦、恰克图、图尔盖、乌拉尔、第比利斯、里海、顿巴斯、克里米亚无不建立了巨型钢铁产业和军工复合体,制造业的发展是一日千里,加上贸易规模翻番式的增长,华夏帝国的工业化就以北部大通道建设为契机迅速扩大,并且持续的推进,重工业的升级换代已经完成,蒸汽机都是三代或者四代产品,效率提升不说而且持续时间长了很多倍,新型电动机更是犹如神助般的进行机械加工、制造、焊接,火车头、螺旋桨越来越大,效率越来越高,推进速度已经可以达到了每小时六七十公里,这是最初的火车、轮船速度的二倍以上了!

伴随着华夏工业化的全面推进,华夏的新生代技术工人数量剧增,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外,数千万技术工人的其他需求开始显现,并且开始成为华夏继续发展的原动力之一。

住房、医疗、出行、教育、退休后的保障等等问题都开始出现了!毕竟最早的产业工人都已经进入了老龄期,华夏帝国的配套建设也是在不断的摸索着前进,持续工业化的动力也从这些需求中一点点的分离、聚集起来!

工人阶级人口数量的增加意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